我们经常在检测报告上看到CNAS、CMA、CAL和ilac-MRA等标识。
很多人不明白,尤其是一般的消费者,不知道这些标识到底代表什么,之间有何区别。小嘉从网络收集整理了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

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令第86号令:《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资质认定是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的评价和承认活动。资质认定的形式包括计量认证(CMA)和审查认可(CAL)。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必须经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部门的计量认证。也是就说,在我国计量认证是检验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
审查认可是指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质检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承担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检验任务和承担其他标准实施监督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的检测能力以及质量体系进行的审查。也就是说只有从事生产领域产品质量抽查任务的检测机构才需要获得审查认可(验收)的授权证书。
因此,在我国,检测机构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必须通过计量认证(CMA),这是国家强制性的。而并不是所有的实验室都需要通过审查认可,只有承担政府抽查任务的检测机构才需要也是必须要通过审查认可(CAL)。
1、CMA—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
中国计量认证/认可的缩写。是检测机构计量认证合格的标志,具有此标志表明该机构已经通过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因此,CMA是强制性的。
它是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及可靠性进行的一种全面的认证及评价。这种认证对象是所有对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及其它各类实验室;如各种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环境检测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等。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检测机构,允许其在检验报告上使用CMA标记;有CMA标记的检验报告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成果及司法鉴定、贸易交易等方面,具有法律效力,是仲裁和司法机构采信的依据。CMA是一般只对第三方实验室,也包括小部分特定的第二方实验室,范围比较小,他一般跟审查认可一起,只有经过政府的授权才有资格。
2、CAL—China Accredited Laboratory
中国考核合格检验实验室的缩写。是国家监督检验机构认证符号,是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授予的权威性标志。具有此标志的机构有资格作出仲裁检验结论。具有CAL标志的前提是具有CMA资格,具有CAL则比仅具有CMA的机构,工作质量、可靠程度更进了一步。可以承担国家行政机构下达的法定的质量监督检验任务,也可以出具带有CAL、CMA标志的检验报告。
3、CNAS—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缩写。是国家级实验室的标志。有这一标志,表明该检验机构已经通过了中国国家实验室认证委员会的考核,检验能力已经达到了国家级实验室水平。CNAS是一种自愿行为,任何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实验室均可申请认可,只要具备相应的检测能力,通过认可就可以发证,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实验室、企业、甚至是个人实验室等等。“CNAS”标志在国际上,例如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也得到承认。CNAS已与亚太地区实验室认可和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签订了互认协议(APLAC-MRA)。因此,获得CNAS认可的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可以获得签署互认协议方国家和地区认可机构的承认。
4、ilac-MRA—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Cooperation-Mutual Recognition Arrangement (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多边相互承认协议)的缩写。ilac-MRA是国际互认标志,有此标志的检验结果可以在世界上46个经济体的56个实验室认可机构得到互认。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现改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于2001年1月31日与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签署了多边相互承认协议“ilac-MRA”,并于2005年1月获得了ILAC批准使用ilac-MRA国际互认标志的许可,这表明经过CNAS认可的检测实验室出具检测报告使用CNAS标志的同时也可使用ilac-MRA标志。
CNAS、CMA和CAL三者的区别见下表。
表:实验室认可与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的主要区别
类别
|
计量认证
|
审查认可
|
实验室认可
|
目的
|
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评定
|
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评定
|
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评定
|
法律依据
|
《计量法》22条
|
《标准化法》19条、《产品质量法》19条
|
GB/T27025-2008(等同采用ISO/IEC17025:2005)
|
评审依据
|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修改采用ISO/IEC 17025:2005)
|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修改采用ISO/IEC 17025:2005)
|
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等同采用ISO/IEC 17025:2005)
|
性质
|
强制
|
强制
|
自愿
|
评审对象
|
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第三方检测/校准实验室
|
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设置或授权的质检机构
|
社会各界第一、二、三方检测/校准实验室
|
类型
|
国家和省两级认定
|
国家和省两级认定
|
国家实验室认可
|
实施机构
|
省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及国家计量认证行业评审组
|
省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及国家计量认证行业评审组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
考核内容
|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19个要素),比实验室认可增加了19条的特殊要求(修改采用用ISO/IEC 17025:2005)
|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19个要素),比实验室认可增加了19条的特殊要求(修改采用用ISO/IEC 17025:2005)
|
公正性和技术能力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等同采用ISO/IEC 17025:2005)(25个要素)
|
考核结果
|
发证书,同时使用CMA标志
|
发证书,可使用CAL标志
|
发证书,同时使用CNAS标志
|
使用范围及特点
|
在通过认定的范围内,可提供公正数据,国内通用。
|
对承担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检验任务和承担其他标准实施监督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的检测能力以及质量体系进行的审查。国内通用。
|
国际通常做法,CNAS已与亚太地区实验室认可和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签订了互认协议(APLAC-MRA)。但不能取代审查认可和资质认定。
|
三个标识异同——
性质不同:CNAS是实验室认可,是自愿性的;当然,如果是国家级实验室,也必须通过CNAS的认可;CMA是计量认证,是强制性的。
作用不同:CNAS是可以实现国际互认;CMA是有具有中国特色的。做CNAS实验室认可是国际标准,出具的检测报告能在国际上得到承认;而计量认证是国内的标准,做了后出具的检测报告在国内具有法律效力,要求做计量认证的单位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此文经由“南京嘉能环境”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自www.jalon100.com,谢谢合作!
·
